馬丁格爾策略(Martingale Strategy)是外匯交易圈與賭場中都曾被奉為「不敗秘籍」的加倍下注法。對於從未接觸過外匯或 EA(Expert Advisor,自動交易程式)的新手來說,這套策略聽起來近乎完美:每次交易輸了就加倍下注,只要之後贏一次,就能把之前的虧損連本帶利賺回來。然而,理論上的「必勝」並不代表實戰中沒有風險。在現實的市場中,資金總是有限、行情也充滿變數,稍有不慎馬丁格爾策略可能讓帳戶面臨嚴重虧損甚至爆倉。
這篇文章將告訴你馬丁格爾策略的基本原理、在外匯交易中的實際應用方式,以及這種策略背後潛藏的重大風險。我們也會討論馬丁格爾策略在 Prop Firm(外匯資金管理公司)交易中的應用限制,特別是最大回撤(Drawdown,帳戶淨值從高點回落的幅度)和虧損控制方面的挑戰,並針對新手常見的提問進行解答。希望閱讀完本篇,新手交易者能對馬丁格爾策略有全面的認識,明白其誘人之處與風險所在。
看完本篇你將了解
馬丁格爾策略是什麼?基本原理與簡單範例
馬丁格爾策略起源於賭博理論,常見於擲硬幣猜正反面等勝率接近50%的賭局。其核心邏輯非常簡單:每當你下注失敗(虧損)時,下一次就將投注金額加倍,如此反覆進行。一旦出現贏的一次,先前累積的所有虧損都能被一次獲勝收回且還有盈餘。換言之,只要資金足夠支撐持續加倍下注,理論上最終總能靠一次勝利把本錢和利潤贏回來。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假設我們在猜硬幣遊戲中第一次下注 1 美元,如果猜錯了(虧損 1 美元),那麼第二次就加倍下注 2 美元。如果第二次猜對,你贏得 2 美元,扣除前面輸掉的 1 美元,還淨賺 1 美元。如果第二次仍然猜錯,累計虧損達到 3 美元,那麼第三次再加倍下注 4 美元;若第三次贏了,可贏得 4 美元,減去之前累計付出的 1+2+4 = 7 美元成本,最後依然淨賺 1 美元。如下表所示,每輪從 1 美元起頭、不斷加倍下注直到贏一次為止,不管中間連輸多少次,每輪結束時都固定淨賺最初的一個單位(此例為 1 美元):
下單次數 | 該次下注金額 (USD) | 累計投入資金 (USD) |
---|---|---|
第 1 筆 | 1 | 1 |
第 2 筆 | 2 | 3 |
第 3 筆 | 4 | 7 |
第 4 筆 | 8 | 15 |
第 5 筆 | 16 | 31 |
第 6 筆 | 32 | 63 |
第 7 筆 | 64 | 127 |
第 8 筆 | 128 | 255 |
第 9 筆 | 256 | 511 |
第 10 筆 | 512 | 1023 |
第 11 筆 | 1024 | 2047 |
(表:從 1 美元起始連續虧損時的加倍下注示例;例如連輸 10 手後,第 11 手下注需 1024 美元,此時總共投入資金已高達約 2047 美元。)
從上述原理可以看出,馬丁格爾策略的理論基礎是假設投注資金上限無限。只要有無窮多的本錢,每次失敗後都能加碼翻本,那麼最終總有機會等到一次勝利將所有虧損補回,帳面上實現「場場不敗」。事實上,如果資金真的無上限,那使用馬丁格爾策略將處於「不敗之地」。然而,新手務必要了解:現實中沒有人擁有無限資金,而且交易並非二元賭博,行情走勢可能長時間不利於你的方向。馬丁格爾策略宣稱的「不敗」只是理論假設,在實際交易環境下我們必須考慮資金限制和市場風險。
馬丁格爾策略在外匯交易中的應用方式
那麼這樣的加倍策略如何運用在外匯市場呢?其實概念與賭局類似:當交易者在外匯上一筆單虧損後,下一筆交易就加倍下單希望贏回來。例如,第一次做多歐元/美元虧了 10 點,第二次就加大倉位爭取賺20點回來抵消前損,以此類推。這種加碼攤平的做法,在外匯圈也被稱為「凹單」(不斷在虧損部位加碼攤低成本)。不少交易新手會嘗試人工執行這種策略,但由於連續加倍下單對人性與手動操作要求極高,實務上多半透過程式來實現。
現今外匯交易者往往使用EA(Expert Advisor,自動交易程式)來執行馬丁格爾策略。EA 可以預先設定當前一筆交易虧損時,自動以更大手數下下一筆訂單,或在價格朝不利方向移動時分批加碼倉位。由於馬丁格爾的邏輯相對簡單明瞭,很多外匯 EA 開發者都曾加入此策略來提高帳面勝率。據統計,許多投資人接觸的第一款 EA 十有八九就是馬丁格爾類型的EA,可見馬丁格爾至今仍是市場上最主流的EA策略之一。一些知名的外匯 EA 產品(例如 PipMaker、Ilan 系列等)就是採用馬丁格爾加碼邏輯設計的典型案例。透過 EA,自動化的馬丁格爾策略可以在全天候不停運作,下單時機和加碼幅度都按照程式設定執行,避免了人為情緒干擾。
值得注意的是,馬丁格爾策略有兩種主要運用形式:一種是「網格加碼型」(逆勢加碼攤平),即行情往反方向走時不停加倉攤平成本,等待日後反彈一舉獲利出場;另一種是「序列加倍型」(類似賭場翻倍下注),每次單筆設置固定止損,一旦止損出場就下一筆用更大倉位重新進場。前者在程式交易 EA 中相當常見,遇到盤整震盪行情時表現亮眼,但若趨勢單邊延續、價格沒有回頭反轉,持續加碼的結果可能是龐大的浮虧直到保證金不足導致爆倉。後者則是在單筆交易虧損後再開新單加倍,而不在同一時間疊加倉位,這種「賭場型馬丁格爾」如果遇到反覆震盪(多次止損連敗)也會連續虧損擴大,可能在某次連敗後資金耗盡而終結。
總之,馬丁格爾策略在外匯中的操作本質都是「每虧損一次就放大下次賭注」。很多交易者喜愛它表面上的高勝率,而券商也樂於見到客戶使用馬丁格爾,因為這類EA會帶來大量交易量(同時大多數使用該策略的散戶最終難逃爆倉,對券商而言反而有利可圖)。然而,正因為這種策略潛藏巨大風險,專業交易員往往敬而遠之。我們接下來就深入看看馬丁格爾策略表面的優勢以及背後的風險陷阱。
專業交易員都用什麼策略?
延伸閱讀:【SMC基礎教學】ICT交易策略:什麼是聰明錢?流動性、訂單塊、FVG…如何幫助我們進出場?
馬丁格爾策略的優點與迷思
高勝率與“一次翻本”的表面優勢
馬丁格爾策略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它看似擁有極高的勝率和快速翻本的能力。因為只要你願意不斷加碼,終究有機會在某一次獲勝,把之前所有虧損一筆勾銷甚至還獲利。從勝率角度看,馬丁格爾策略在順利運行時幾乎不會出現虧損結束的一局,也就是常說勝率接近 100%。帳戶淨值曲線往往會呈現出漂亮的穩步向上的走勢,幾乎看不到明顯的下跌回撤。很多新手看到這種「永遠賺小錢、不曾大虧」的曲線,難免心生嚮往,覺得找到了交易聖杯。
此外,馬丁格爾策略的一大賣點是翻本速度快。一般情況下,一次交易虧損後通常需要數次盈利才能彌補損失,而透過馬丁格爾加倍方式,只要一次盈利就能把之前所有虧損都賺回來。例如上文硬幣賭局的例子中,連續虧了好幾把,但只要最後贏一次,整個循環不但回本還獲利 1 美元。因此有人形容馬丁格爾是「本多終勝」的策略,只要本金夠雄厚,一次翻本便可解決問題。對心理上害怕認賠的交易者來說,馬丁格爾提供了一種永不投降、把虧損全數討回的幻想式安全感。許多新手第一次使用馬丁策略時可能真的賺到了錢,甚至連本帶利地把前面的虧損補回,進而更加堅信這套方法的威力。從短期結果看,馬丁格爾策略的確可能讓帳戶連續多次獲利而不出現虧損,呈現出一副「穩賺不賠」的樣子。
潛在風險:爆倉危機與資金壓力
然而,馬丁格爾策略最大的問題在於:總有失敗的一天,且那一次失敗往往足以抹平之前累積的所有盈利,甚至讓帳戶瞬間歸零。這也是它被戲稱為「小賺大賠」策略的原因——平時每輪只賺一點點,但一旦遇到極端行情沒能撐過去,就可能出現巨額虧損。隨著加倍次數的增加,所需投入資金呈指數級上升(見前表格),虧損風險也在快速放大。一開始幾輪加碼所需的成本也許不高,但當下單金額翻到一定程度時,稍有不慎那一筆巨額下注的失敗就足以讓前功盡棄。
資金不足與爆倉風險是馬丁格爾策略繞不開的硬傷。因為市場走勢具有獨立性,每筆交易的結果其實和前一次是否虧損並無關聯。你連續輸了5次,下一次贏的機率仍然和往常一樣,並不會因為「已經很久沒贏」就自動提高。連續多次虧損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罕見。一個勝率50%的交易系統連輸10次的機率雖不到千分之一,但並非不可能發生;若勝率低於50%或市場出現單邊極端走勢,連續大數據的虧損機率會遠高於想像。馬丁格爾策略要求我們有足夠大的本金來支撐這種最壞情況,但現實中沒有人資金無限,因此遲早會碰上超出資金承受能力的連續虧損。多數馬丁格爾或網格系統最終都註定爆倉或遭遇無法挽回的回撤,因為要成功運作幾乎需要無窮大的資金才行。
讓我們回到前述的 1 美元加倍表格來看資金壓力:如果你有 100 美元本金,採用馬丁格爾從 1 美元開始交易,連輸6次就已經累計下單 63 美元,第7次需要下單 64 美元才能翻本,但此時你的賬戶已撐不住第7次下注(因為總投入將達127美元,超過本金)。也就是說,在100美元資金的條件下,連續6次虧損就幾乎足以讓你出局。然而6次連敗並非天方夜譚,在行情劇烈波動或策略勝率不高時可能很快就出現。一旦資金不足以支撐下一次加倍下注,馬丁格爾策略就再也無法執行——帳戶餘額已經耗盡或被強制平倉(爆倉)了。
另一個隱藏風險在於交易成本與實際執行問題。馬丁格爾策略在頻繁交易中累計的點差和手續費也不可忽視,多次加碼下單會產生大量交易成本侵蝕利潤。另外,如果使用 EA 自動交易,還得考慮網路延遲、伺服器故障等技術風險——只要有一筆加倍單未按計畫成交或嚴重滑點,都可能讓整個翻本計畫功虧一簣。在馬丁格爾體系下,任何一筆最終未能翻本的交易都會造成嚴重損失,因此對風控和執行的要求近乎苛刻。然而現實中環境變數很多,長期看總有黑天鵝事件或技術故障讓你措手不及。
總結來說,馬丁格爾策略帶給新手的最大誤區在於只看到高勝率而忽視了極端虧損風險。看起來有效,但有更好的系統能盈利,畢竟我們為了避免虧損所投入的龐大資金,拿去其他穩健策略可能獲得更高報酬。對普通交易者而言,與其冒著賠光所有的巨大風險去換取蝸牛般的累積收益,不如把重點放在提高交易策略本身的勝率和風險管理上。理解馬丁格爾的風險本質後,再回頭看它短期「不敗」的表象,希望你能明白:世上沒有白吃的午餐,靠加倍豪賭來獲利終究隱患巨大。
勝率假設 | 連輸 5 次機率 | 連輸 10 次機率 | 爆倉所需起始資金(以 1 單位起) |
---|---|---|---|
50% | 3.125% | 0.098% | 2³¹–1(約 2047 單位) |
60% | 1.024% | 0.010% | 同上 |
40% | 7.776% | 1.678% | 同上 |
Prop Firm 資金管理公司的應用情境與限制
近年來興起了許多提供交易資金的 Prop Firm(外匯資金管理公司),他們會讓交易者通過評估測試來替公司操盤並分享利潤。在這類 Prop Firm 的交易環境中,馬丁格爾策略的空間更加狹窄。原因是 Prop Firm 通常對風險控制有嚴格規定,例如設定每日最大虧損和總最大回撤的限制。一旦帳戶淨值的回撤幅度超過規定比例,挑戰就算失敗或實盤資金將被收回。舉例而言,知名 Prop Firm FTMO 的評估規則是每日虧損不得超過 5%,總體虧損(最大回撤)不得超過 10%。類似的限制在各大資金管理公司相當普遍。
延伸閱讀:FTMO 考試與平台完整介紹:新手必讀規則、流程、心得與出金條件
馬丁格爾策略本身與低回撤、嚴控風險的要求是背道而馳的。因為它本質上允許甚至要求資金承受較大的浮虧才能等到翻本機會,在 Prop Firm 的帳戶上,這往往意味著很快就觸及風控紅線。例如,如果有一個 100,000 美元的資金帳戶,最多允許 10%(即 10,000 美元)的回撤虧損。而使用馬丁格爾策略,可能只需幾次連續虧損加碼就會讓浮虧逼近這 10%上限,導致挑戰失敗或實盤被強制停用。在嚴格的風控條件下,馬丁格爾幾乎無法充分發揮作用就先觸雷。許多 Prop Firm 還制定了所謂的「一致性」規則,要求交易者每筆下單的風險和手數保持相對一致,不得突然大幅加倉。這其實就是在防堵馬丁格爾等孤注一擲式策略。某些公司會在合約細則中明文禁止使用馬丁格爾策略,認為這種高風險賭博行為不符合穩健風控原則。即使沒有明說禁止,事後審核時若發現帳戶是靠馬丁格爾方式通過,也可能以違反風控為由拒絕給資金或終止合作。
實際上,有經驗的交易者普遍認為,在 Prop Firm 的環境下使用馬丁格爾幾乎是不可能長久成功的。Prop Firm 評估的重點就在於控風險和平穩獲利,而馬丁格爾恰恰是以不計代價承擔巨大風險來換取短期穩定。這種做法違反了資金管理公司的宗旨,因此大部分情況下行不通。即便某些公司允許使用,但真正在實盤長期使用馬丁格爾賺到錢並提領的案例極其罕見。反而不少嘗試者是挑戰時僥倖通過,後續實盤沒多久就因一次失控回撤被取消資格。
總之,在 Prop Firm 的交易環境中,馬丁格爾策略的應用受到非常大的限制甚至直接被禁止。嚴格的最大回撤和風控規定意味著交易者不能隨意加倍攤平虧損,因此馬丁格爾很難施展拳腳。對有志挑戰 Prop Firm 的新手而言,與其寄望透過馬丁格爾快速達標,不如專注於穩健的策略和嚴謹的風險管理,這才是通往獲得資金青睞的正道。
常見問題 FAQs
Q1: 我可以用小資金操作馬丁格爾嗎?
A: 理論上可以,但實際風險極高。小資金帳戶能支撐的加倍次數非常有限,稍微長一點的連續虧損就可能讓你血本無歸。舉例來說,如果只有 100 美元本金,從 0.01 手開始做馬丁格爾,加倍幾次後就會因保證金不足而無法再下單(約連虧 6~7 筆就達極限,如前文所計算)。小資金意味著容錯率極低:一次不幸的長連敗就足以讓帳戶爆倉。此外,外匯保證金交易雖提供槓桿讓小資金也能操作較大部位,但這同時放大了風險。如果槓桿用得過高,馬丁格爾只需極短時間就會把保證金耗盡。很多使用小資金硬上馬丁格爾的新手,往往在嘗試幾次翻本後就遭遇資金歸零的下場。建議新手切記:馬丁格爾不是讓小資金穩賺大錢的捷徑,反而更像一張隨時可能中的死亡彩票。與其孤注一擲,不如從提高交易勝率和嚴控風險著手,循序漸進累積資金更穩健。
Q2: 有哪些 EA 是用馬丁格爾邏輯設計的?
A: 市場上有相當多 EA 採用了馬丁格爾加碼的交易邏輯。一些知名的例子包括:早期外匯圈流行的 Ilan 系列 EA、經典馬丁格爾 EA PipMaker(能同時做多順勢單和逆勢加碼單的雙向馬丁策略)等。此外,許多號稱高勝率、穩定獲利的 EA 產品其實背後都隱含馬丁格爾或類似攤平加倉的策略。例如某些網格交易機器人、套利機器人,仔細分析交易記錄會發現它們在虧損時不斷加倉拉低均價,這其實就是變相的馬丁格爾。需要提醒的是,使用這類EA務必要特別注意其風險控管措施:好的馬丁格爾 EA 可能會設置最大加碼次數上限、動態止損等機制來避免無限加倉,但再多的風控也改變不了馬丁格爾高風險的本質。一旦市場出現超出EA風控參數的走勢,結果依然可能是嚴重虧損。新手在選擇 EA 時,不要只看表面勝率曲線漂亮,就忽略瞭解其策略邏輯是否涉及馬丁格爾。如果是,要充分評估自己能否承受最壞情境下的損失再決定使用與否。
Q3: 馬丁格爾策略真的從長期看必敗無疑嗎?
A: 從數學期望和歷史經驗看,是的,長期而言馬丁格爾幾乎可以說必敗無疑。原因並非馬丁格爾不能短期盈利,而是在於只要給定有限的資金和足夠長的時間,遲早會出現一次超出你承受範圍的連續虧損。馬丁格爾策略的期望收益其實相當有限(每輪僅獲利初始投注額),但潛在損失無上限,風險/報酬比極不對稱。長期下來,收益曲線往往是小幅上揚後突然暴跌的典型形態。很多使用馬丁格爾的交易帳戶在 Myfxbook 等平台上可以看到:也許好幾個月穩定獲利,但某天淨值曲線會突然斷崖式下跌到接近清零。這就是最終爆倉的結果。因此除非你能確保自己永遠不會遇到超出資金承受範圍的連敗(這在隨機市場中幾乎不可能),否則長期使用馬丁格爾遲早會遭遇致命打擊。當然,有些交易者聲稱透過變體的馬丁格爾(例如結合趨勢判斷、減半加倉等方式)提高了生存率,但核心問題依舊存在。總的建議是:不要被短期“不敗”假象蒙蔽,長期資金穩健增值更需要的是可控的風險和正期望策略。
馬丁格爾策略不是聖杯
馬丁格爾策略對新手而言充滿了誘惑:它營造出交易幾乎不會輸的幻覺,讓人誤以為找到了快速翻本的聖杯策略。但正如我們在文章中分析的,馬丁格爾的「成功」是建立在巨大風險之上的。一旦極端情況來臨,它可能讓你之前辛苦累積的戰果化為烏有,甚至瞬間讓帳戶歸零。對於資金和經驗都有限的新手來說,盲目套用馬丁格爾無異於玩火。學習交易沒有捷徑,穩健的獲利之道來自於良好的風險管理和策略優勢,而非寄望加倍下注扭轉乾坤。
如果你讀到這裡,相信你對馬丁格爾策略的原理和風險有了清晰的認識。新手在實戰前,不妨多利用 PropFirm 測試各種策略,培養風險意識和紀律。一開始就把真金白銀投入高風險策略,代價可能極其沉重。在結束本篇之前,我們想再次強調:交易市場中沒有永遠盈利且零風險的策略,馬丁格爾也不例外。希望各位新手朋友能從中汲取教訓,謹慎看待網路上宣傳的「高勝率」系統。
記住:市場永遠存在機會,但前提是您能夠活著挺過風浪,善用風險管理,才能笑看最後的勝利。Happy Trading!
Hi 我是全職奶爸Yang
我的網站主要分享SMC交易策略、PropFirm等相關主題。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你可以:
(1)在下面點個愛心,並請幫我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人看到。
(2)到我的粉絲專頁點讚追蹤,就不會錯過最新資訊。
(3)加入我的DC社群,這邊可以和各路高手即時討論行情與最新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