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e In State Of Delivery」,簡稱 CISD,指的是價格交付狀態從看漲轉為看跌或從看跌轉為看漲,代表趨勢可能出現反轉。在 SMC 交易策略 中,CISD 是一個重要的進階概念——透過觀察這種市場結構的瞬間變化,交易者可以提早捕捉聰明錢的動向,在更有利的位置進場。接下來,我們將介紹 CISD 的原理、結構、辨識方法,它和市場結構轉換 MSS 或 趨勢改變 CHoCH 差在哪?實戰如何應用?幫助你充分掌握這個 SMC 交易策略中的關鍵反轉信號。
看完本篇你將了解
CISD 的原理是什麼?
CISD(價格交付狀態改變)的核心原理,在於市場多空力量的瞬間易手。價格長期處於單一方向移動時(例如連續多根下跌或上漲K線),往往意味著資金持續朝該方向「傳遞」。然而,聰明錢突然在某個關鍵價位大量進場反向買賣時,就可能出現 CISD,令價格動能突然從空翻多或由多轉空。這通常發生在流動性充沛的區域——也就是散戶停損單或大量掛單集中的價位,例如前高、前低、重要支撐壓力區,或每日/每週高低點等。聰明錢常利用這些流動性(Liquidity)區域進行所謂的「掃盤」或「洗盤」:價格被故意推高穿越前高點或打低跌破前低點,誘使一般交易者追單或觸發停損,隨後聰明錢反向進場造成價格急劇扭轉。

CISD 是一種提早預警趨勢反轉的信號。相較於結構突破 (BOS) 或 趨勢轉變 (CHoCH),CISD 的出現通常更早,在趨勢剛開始轉向時就發出訊號,更適合逆勢交易使用。這也是為什麼掌握 CISD 對 SMC 交易者來說相當重要:它提供一個窺探「聰明錢」意圖的窗口。我們可以將 CISD 想像為市場的一種「變盤」徵兆。接下來我們將討論 CISD 在價格走勢圖上的典型結構形態。
CISD 的結構怎麼看?如何辨識?
CISD 的形成可以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是獵取流動性,第二階段是交付狀態切換(動能逆轉並突破關鍵水平)。以下將分別說明看漲與看跌 CISD 的典型結構:
看漲 CISD 的結構
看漲 CISD 發生於一段明顯的下降趨勢之後。首先,我們需確認價格處於空頭趨勢中,例如走出了一連串高點逐漸降低、低點不斷創新低的結構(H → L → LH → LL)。這意味著市場原本動能向下,非常弱勢。接著,找到附近的關鍵低點作為流動性區域,例如先前的日線或週線低點、近期重要支撐等。
一個典型的看漲 CISD 會出現以下走勢:價格突然跌破關鍵低點(觸發該處的大量停損單,亦即獵取流動性),隨即又快速收回到低點之上。
這時我們可以標記最後一段連續下跌K棒,第一根的開盤價作為基準。如果之後價格反彈並高於該基準價,就形成了看漲 CISD。這表示市場的交付狀態由原先的持續賣壓轉為買方接管——空頭動能被逆轉,價格可能開始走高。

看跌 CISD 的結構
看跌 CISD 則出現在明顯的上升趨勢末期。我們先確認多頭趨勢的存在,例如走出了低點逐步抬高、高點不斷創新高的型態(L → H → HL → HH)。之後,注意附近重要的前高壓力或近期高點等流動性集中的位置。
典型的看跌 CISD 走勢為:價格迅猛地衝高越過某個關鍵高點(掃除該處上方的買單與停損單),隨即迅速回跌到高點以下。
隨後,我們關注此前連續上漲K棒中第一根多頭K棒的開盤價作為重要水平。當出現價格轉折低於該開盤價時,即確認形成看跌 CISD。這代表市場交付狀態由持續買盤轉為賣方掌控——多頭動能被扭轉,價格可能進入下行趨勢。
值得注意,CISD 強調收盤價的確認——最後要看到價格真正收在關鍵水平之上(看漲)或之下(看跌),才能證實交付狀態已改變,而不僅是瞬間刺破就算。因此,多留意K線的收盤表現非常重要。

CISD 如何實戰?
在交易中運用 CISD 時,請記住CISD 是一種輔助判斷的線索,而非單獨的買賣訊號。也就是說,當我們在關鍵位置觀察到 CISD 形態後,不應當立刻盲目交易,而是將其作為趨勢可能反轉的強烈提示,配合其他策略尋找合理的進出場點。以下我們舉個例子說明應用要點。
首先,這是2025/05/14的MNQ,時間框架是15m,當時川普剛宣布暫緩對中國的關稅,市場一面看漲,價格處於大多頭。不過我們在倫敦時段觀察到價格往上突破,獵取了前日高(綠虛線)的流動性,接著快速反轉下跌,跌破了最後幾根連續上漲K棒,第一根的開盤價,並且收在下面,確認CISD形成,開始特別留意價格是不是有要逆勢反轉的跡象。
我們開始找目標點,發現亞洲低點剛好是一個等低點(EL)流動性,是很明顯的目標。另外CISD處也形成一個破壞塊(BB),是不錯的參考點。
因此我們掛單在破壞塊,止損守破壞塊上緣,止盈放在亞洲低,最終成功吃到單。TP之前有小回檔,但也是碰到 5m 看跌 FVG後就繼續下跌,最後成功止盈。這是一個3RR的漂亮逆勢空單。
同時你還可以發現這是一個ROTE,下方有等低點,上面流動性獵取,價格回到折價區,回到溢價區進場。

CISD 常見問題(FAQ)
問:CISD 和 CHoCH 有什麼不同?
答:CISD(價格交付狀態改變)和 CHoCH(趨勢改變訊號或市場結構轉換)都是用來辨識市場反轉的概念,但兩者有本質差異。CISD 是非常早期的反轉跡象,通常在未突破主要高低點前就發生,依靠動能突變與掃盤動作來暗示反轉。而 CHoCH 則需要價格明確突破前高或前低等結構點才會產生,屬於確認趨勢反轉的信號。簡單說,CISD 發生在趨勢改變的一開始(它往往比 CHoCH 更早形成),而 CHoCH 發生在趨勢確立改變之時。實務上可將 CISD 當作提前預警,CHoCH 當作二次確認,兩者搭配能提升判斷的準確性。
問:發現 CISD 形態後應該如何交易?要直接進場嗎?
答:不建議在剛發現 CISD 時就立刻直接下單。正確的做法是將 CISD 當作趨勢可能反轉的強烈信號,先不要急於進場,耐心等待價格給出合理的進出場依據。例如,可以等待價格出現回調,測試臨近的訂單塊、破壞塊或失衡區等位置,再順勢而為進場。這樣做的好處是可確認反轉動能的延續性,也能取得更好的進場價格與風險報酬比。同時請務必設定停損,萬一 CISD 信號失效也能及時出場止損。總之,耐心等待二次進場訊號(如回調進OB/FVG或小級別結構進一步突破)會比在 CISD 出現當下衝動進場更為穩健。
問:哪種時間框架下交易 CISD 效果最好?
答:CISD 可以出現在任何時間週期的圖表上,從1分鐘短線到日線長線都有機會見到其蹤影。但對大多數交易者而言,結合多重時間框架分析是較佳的作法。在較高級別(例如4小時、日線)的走勢中確認主要趨勢和重要支撐壓力後,再於中低週期(如15分、5分等)尋找對應位置的 CISD,通常更可靠。高級別趨勢可以過濾一些雜訊信號,提高 CISD 的可信度。此外,高週期上的 CISD 形態往往預示著更大的價格波動範圍,後續走勢空間可能更廣,適合波段交易者;低週期 CISD 則適合短線進出,但需更快應對信號真偽。因此,您可以根據自身交易風格選擇時間框架,但請務必在多週期上交叉驗證,確保 CISD 出現的背景符合趨勢邏輯。
問:CISD 是不是每次出現都代表趨勢一定會反轉?
答:並非如此。雖然 CISD 是強力的反轉訊號,但市場行情變化多端,沒有任何技術型態是百分之百可靠的。CISD 代表趨勢可能反轉而非必然反轉。我們經常會見到某些情況:價格短暫出現 CISD 型態後又重新回到原趨勢,例如在極強的單邊市場中,小反轉可能只是多頭/空頭休息一下而已。因此,當出現 CISD 時,交易者仍需結合其他依據(如整體趨勢、重要均線、成交量變化等)來評估信號的可信度。如果懷疑是假信號,可以選擇觀望或縮小部位。同時強調風險管理:假如依據 CISD 入場,一定要有停損保護,以防萬一判斷錯誤時將損失控制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總之,CISD 提供高機率的反轉可能,但沒有保證,務必審慎評估與嚴格控管風險。
問:學習運用 CISD 之前,還需要掌握哪些基礎知識?
答:CISD 屬於 SMC 交易策略 中的進階概念,為了充分理解並正確運用它,建議先熟悉幾項相關的交易基礎知識。首先是市場結構 (Structure):瞭解高低點排列如何界定趨勢,以及 BOS(結構突破) 和 CHoCH(結構轉換/趨勢改變) 等概念,這會幫助你判斷 CISD 所處的結構背景。其次是流動性 (Liquidity):知道停損單與掛單常累積在哪些位置(如前高前低)以及主力如何獵取流動性,這正是 CISD 形成的前提條件。另外,熟悉 訂單塊 (Order Block) 和 公平價值缺口 (FVG) 等 SMC 工具,能讓你在 CISD 出現後更好地把握進出場時機。最後,培養良好的K線解讀能力和風險控制意識也是必要的。有了這些基礎,再回頭運用 CISD 進行交易,就會如虎添翼,更加得心應手。
延伸閱讀:什麼是prop firm
Hi 我是全職奶爸Yang
我的網站主要分享SMC交易策略、PropFirm等相關主題。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你可以:
(1)在下面點個愛心,並請幫我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人看到。
(2)到我的粉絲專頁點讚追蹤,就不會錯過最新資訊。
(3)加入我的DC社群,這邊可以和各路高手即時討論行情與最新資訊喔!